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古道农业网 >> 木茼蒿

粮价大跌农民收入大降无奈财政和库存同样压力山大20重羽菊

发布时间:2022-07-13 18:12:28

粮价大跌农民收入大降无奈财政和库存同样“压力山大”(2)

处于生产一线的农民对市场信号不敏感,或者说他们对过去多年来形成的粮食价格上涨的政策市依赖,只顾埋头种地,而处于下游加工企业以及市场分析人员均认为,价格跌落其实是有苗头的,不论是从国家政策释放出来的信息,还是从市场行情的波动所带来的信号。

比如,在9月国家下调玉米临储收购价格之前,7月10日,农业部在官方网站公布《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480号建议的答复》明确提出, 对于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等需求弹性大、产业链条长、国内外市场关联程度高的品种,要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生产, 调节供求,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政策层面,6月18日,国家粮食局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油菜籽收购工作的通知》,在肯定从2008年起实施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对促进油 菜籽生产稳定发展和保护农民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之外,提到也逐渐产生和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在当前油脂油料国际市场供给宽 松的背景下,2015年起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各类企业进行油菜籽收购。

这意味着,跟大豆同为油料作物的油菜籽实际上退出了国家临储政策。这也是继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推动大豆、棉花实行目标价格制度制度以来的又一作物品种退出临时收储政策。而在粮食重要性序列中,作为油料作物的油菜籽与主要用作饲料用粮的玉米同样重要。

不过,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市场所发出的信号更靠前。今年3月,已经有市场咨询机构向全行业发出了粮价会下跌的预警,即粮食价格会发生重大变 化,局部地区供求关系甚至会严重失衡。依据在于2014年底MIR162转基因玉米获得批准允许进口以及由此波及到DDGS(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的进 口,还有高粱、大麦等玉米替代品的批量进口。

尽管中国官方未见诸公开报道,但是去年12月22日,先正达官方对外宣布公司收到中国监管当局批准的MIR162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正式批 准允许进口其在美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由于存在每吨500-600元的价差,中国企业更愿意采购来自美国的玉米以及玉米替代品。当时市场人士就分 析,此举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冲击,玉米现货及制品的价格可能出现进一步下滑。

由于玉米进口受限于关税配额,尽管国内外存在可观的价差,但是玉米进口量仍然无法突破加工企业所分配的配额。于是,没有配额限制的DDGS、高粱、大麦作为玉米的替代品就开始大量进口。

在实际操作中,DDGS一直作为饲料成分中蛋白质的替代品,既可以作为蛋白质替代饲料中的豆粕,也可以作为能量替代饲料中的玉米。随着玉米价格的攀高和DDGS的可用性增强,价格较低的DDGS被认为是饲料成分中能量的来源。

据媒体报道,2009年以前美国DDGS仅少量对中国出口,2009年出口数量急剧增至65.17万吨,2010年更是进一步增至316.23 万吨。2014年年底,我国批准了转基因品系MIR162玉米酒糟粕进口,2014年全年进口DDGS总量达541.19万吨。进口的DDGS冲击了国内 市场,替代了相当一部分国内玉米需求,进而影响到玉米加工业的玉米消化,按2014年进口美国的DDGS总量541.19万吨来核算,相当于我国进口了 1800万吨玉米。也就意味着,国内减少了相应数量的玉米需求量。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9月进口DDGS数量93.35万吨,环比增幅为15%,同比增幅42.2%。这是历史第三高单月进口量,最高量和次 高量分别出现在今年7月(110.67万吨)和6月(95.99万吨)。2015年1-9月中国进口DDGS数量累计517.58万吨,这一数据已经接近 去年全年的进口量541.19万吨。

需要关注的是,中国沿岸港口的玉米到港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2014年中国进口玉米259.9万吨。截至今年9月,中国已经进口玉米453.5 万吨,考虑到最后一个季度玉米进口配额用完的缘故,预计10-12月的进口量会下降。但即便如此,玉米的进口量已经超去年全年进口总量74.4%。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今,我国沿海各港进口玉米及替代品已超过3000万吨,也就意味着近年东北要多增加库存3000万吨。特别是进口玉 米加工品,造成我国沿海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夏季价格一度暴跌30%。据上海汇易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分析师李强估算,今年以来我国饲料厂商进 口上述产品要亏损20个亿以上。

财政和库存压力山大

多年来,执行托市收购和临时储备政策,导致粮价连续上涨,在扭曲市场价格的同时,跟国际市场脱轨。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外粮价倒挂的现实要求政策制定者不得不正视政策的代价,连续上涨已经透支了价格支撑的基本面。

根据国家公布的临储价格,玉米于2008年首次启动临储,价格为0.75元/斤,随后于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提价,2014 年跟2013年价格保持不变,处于临储价格最高位为1.12元/斤,至此累计提价49.3%。2015年,玉米临储政策进行调整,虽然仍然执行该政策但是 临储价已经下调至1元/斤,即便如此也比启动政策之初提价33.3%。

至今年继续执行托市收购政策的小麦和稻谷,托市价与上一年的价格保持不变,但是他们的累计增幅均高于玉米。稻谷、小麦分别于2004年、 2006年启动最低收购价。以早籼稻为例,累计增幅达到92.9%,中晚稻、粳稻分别达到91.7%、106.7%;以白小麦为例,累计增幅达到 63.9%,红小麦、混合麦达到71%。

由此带来财政压力山大,尤其是伴随进入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税收的增速下滑所带来的财政收支不平衡和不可持续。今年4月,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也曾在公开场合对此直言不讳。

仅从财政收支情况来看,我国粮食收储政策便面临极大挑战。

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2014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自1991年以来首次跌到个位数增长。根据上海汇易咨询有限公司提供的研究报告,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已连续4年突破1万亿元,加上地方财政三农支出,已经连续4年突破3万亿元。

李强说,2015年我国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已接近1.5万亿元水平,其中,正常的我国农产品储备费用和利息等约在500-600亿元之间,占中央财政三农支出金额的3%-4%。目前,我国中央财政负担日益沉重,已经到了难以持续的地步。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临储粮食收购库存急剧增加的情况下,意味着农产品储备费用和利息等支出也将相应大幅增加。以玉米为例,我国临储玉米收购 东北留存常量应该在3000-4000万吨,截至今年10月26日,东三省和内蒙古新增库存超过8000万吨,这意味着财政支出更大。这也是财政部发出减 少对粮食的全方位补贴,鼓励农产品进口的根本原因。

针对今年的玉米临储价格下调,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考虑到库存压力和财政压力,以及中央制定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完善农产 品价格形成机制,政策制定者敲定了方案,要调低玉米临储价格。至于价格,后来经过几轮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磋商才最终决定由内蒙古、辽宁1.13元/斤,吉林 1.12元/斤,黑龙江1.11元/斤,统一下调为1元/斤(国标三等质量标准)。

对于为何将去年的价格抹掉小数点后的零头,而且不再区分黑吉辽蒙四省区的价格差异,李强解释称,中央在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字里行间列举了负面清单——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至于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到2017年基本放开。这倒逼着农产品价格要在三年时间内,跟国际市场接轨。

所以下调玉米临储价格势在必然。李强据此预测,2016年临储价格还会继续进行调整。直至2017年,玉米价格跟国际市场接轨。

实际上,今年华北地区已经跟国际上接轨了。根据上海汇易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统计数据,目前国际市场玉米1100-1200元/吨(按照CBOT折算),加上运费,到中国港口的成本价达到1600元/吨附近。而华北市场的玉米价格最低一度达到1600-1700元/吨。

除了国内外价差加大,为执行托市收购和临时储备政策而需要的财政支出无法可持续以外,储备粮库仓容不足也是临储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2014年临储国产玉米投放量是1.0392亿吨,但是拍卖成交量只有2594万吨,成交率为25%。今年临储玉米投放量1.2110亿吨,成交量更是锐减为385.99万吨,成交率更低至3.2%,减幅高达85.1%。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今 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和11月3日官方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稿(简称建议稿)都 与决定的政策精神一脉相承。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意见》要求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在农产品领域,要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建议稿提到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中国农产品全面高于国际市场的僵局要被打破。

阴虚和肾精虚吃什么中药

吃什么可提高精子活力

什么是肌肉劳损

腰肌劳损的症状

腱鞘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