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古道农业网 >> 帽儿瓜

浑善达克沙地京津风沙源的生态富民实践雪荷花

发布时间:2022-06-28 14:39:47

浑善达克沙地:京津风沙源的“生态富民”实践

9月19日消息:浑善达克,蒙语释义为“黄色的野马”。12年前,华北连刮13次沙尘暴,离北京最近、面积最大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被认为是重要的“祸首”。由此京津风沙源治理启动,浑善达克这匹“黄色的野马”在慢慢变绿,当地百姓也在越来越富裕。

在城里“有车有房”的牧民

52岁的牧民格希格都仁为人低调,但院子里的5辆机动车、50头牛,还是展现出了他家富足的生活。但12年前,他还是个每天都为无处放牧而烦恼的牧民,一家4口的生计一度难以维系。

格希格都仁的家位于正蓝旗桑干达来镇乌日图敖包嘎查,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间,正蓝旗70%的土地一度沙化严重。

经过多年治理,格希格都仁家所在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带已形成长420公里、平均宽3公里的防护林体系,周边区域植被盖度达到了70%左右,有效阻止浑善达克沙地南移扩展。

靠着养牛收入、国家发放的各类补贴以及开车赚的外快,格希格都仁家庭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以上。他们还在旗里买了套70多平方米的楼房,成为在城里“有房有车”的牧民。

格希格都仁还开着他的新“捷达”特意带记者去了趟12年前曾一片荒芜的乌日图敖包嘎查夏营地。在这里,他让记者在风景秀美的草原和树林间为他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

三度搬迁的“万元户”

虽然已年逾八旬,但内蒙古多伦县淖尔镇的赵成祥老汉如今却依然经常出现在他所管辖的林地里。这位当地“最老的护林员”曾被沙子“撵”得三度搬家,作为县里的首批“万元户”,后来却沦落得靠国家救济生活。

赵成祥以前生活的黑山嘴乡南沙口林场曾是个有水有草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靠着养羊养牛,老人是当地最早发展起来的“万元户”之一。老人说,那时家家户户都在努力成为“万元户”,很少有人在意越来越糟的生态。

很快,苦果出现了,一些农民发现,头一年还能种菜的耕地,第二年已被黄沙完全淹没。多伦县开始了治沙的历程,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如今的多伦,满目绿意、生机盎然。一个仅有10万人的小县,全年却吸引近60万游客。

20多年前第一次搬迁时,颇感心酸的赵成祥曾亲手在老宅旁栽下一大片杨树。如今,这些杨树已形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近10年来,为弥补对大自然的亏欠,赵成祥陆续栽下120多亩杨树。

赵成祥说,他养了4头奶牛,有公益林补贴和护林补贴,还能享受合作医疗等福利,晚年生活幸福安逸。他最大的乐趣就是骑着自行车,去看护那道来之不易的绿色屏障。

身价百万的“林老板”

初见甄九玲,是在多伦县大河口乡大孤山村曲家湾的樟子松林地里。路过的很多老乡对他羡慕不已:“人家是种了2万株樟子松的‘林老板’,身价500万!”

66岁的甄九玲原本是大孤山村的“外来户”。18岁那年,他响应号召从县城来到农村,并最终娶妻生子扎根于此。与庄稼打了半辈子交道,甄九玲见证了浑善达克沙地侵蚀耕地的过程。

2002年,大河口乡开始退耕还林,树苗由政府提供,每亩地还给补贴160元钱。不过,由于栽树和后期管护都需要费用,许多百姓都认为这种行为无法带来收益。

但考虑再三后,颇具经济头脑的甄九玲开始耐心抚育起自家地里的树苗,还承包了村里的土地栽种樟子松,为他带来了不菲的收益。他希望,家里的林地能变成家庭的传家宝,一辈辈传承下去。

“经过12年艰苦卓绝的治理,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状况已经好转,但这只是阶段性的成果。”内蒙古林业厅治沙造林处调研员丁荣说。

丁荣表示,浑善达克沙地今后的治理任务仍然很艰巨,浑善达克沙地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必须密切关注各地生态变化,巩固成果,并开始向边远的沙海继续前行。

河南甲状腺消融术哪个医院好

宝鸡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北京中科正规医院治疗白斑好吗

陕西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慢性白癜风都是什么样子

北京脑梗塞什么医院

平顶山市甲状腺专科医院

友情链接